视频中心VIDEO CENTER

在发展中求生存,不断完善,以良好信誉和科学的管理促进企业迅速发展
视频中心

首页-视频中心-GCMSMS质谱-维修服务,气相色谱仪进样口压力上不去,90%以上由漏气或EPC控制失效引起

维修服务,气相色谱仪进样口压力上不去,90%以上由漏气或EPC控制失效引起

发表时间:2025-10-23      点击次数:26

气相色谱仪进样口压力上不去的故障排查:排查进样口上下端和捕集阱是否漏气,更换电子压力控制器EPC, 更换气化室金属件


气相色谱仪进样口压力上不去,本质上是“气路系统无法建立稳定压力”,90%以上由漏气或EPC控制失效引起。

下面给出可落地的排查/维修SOP,按“先易后难、先外后内”原则分成 5 段,每段给出判断标准、关键工具、常见陷阱,方便实验室工程师直接照单执行。


(已在国内 7890/8860/TRACE 1300 等多型号验证,平均 30 min 内可定位)

1. 表象确认——先分清“压力上不去”还是“压力稳不住”


QQ20251023-115922.png


2. 气源&外部接头——5 min 肥皂泡法

关闭 GC 电源,拔掉柱子,用死堵头封住进样口出口。

设定进样口压力 200 kPa(高于平时 50 kPa 便于找漏)。

肥皂水顺序:

钢瓶减压阀 → 1/8"铜管接头 → 净化器出口 → GC 侧壁 INLET 入口。

任何 0.5 s 内不破裂的泡沫 = 漏点,紧固或重新卡套即可。

陷阱:净化器“O”圈老化,常表现为白天压力稳,夜间掉 5–10 kPa。

3. 进样口上下端——“分段保压法”定位 2 cm² 区域

工具:1/16" 死堵头、电子皂膜流量计(或 Agilent 的 Leak Detector)。

步骤:

① 隔垫吹扫出口堵死 → 若压力立即上升,说明隔垫/隔垫座漏;

② 衬管 O 型圈区:把隔垫取出,用实心堵头直接压衬管上端 → 压力上升则衬管 O 圈漏;

③ 分流出口接皂膜计 → 设定分流比 100:1,皂膜流量应 = 柱流量×100;若明显偏小,则分流平板/分流管线漏;

④ 捕集阱/分子筛:两端拆下用堵头直连,压力恢复即捕集阱玻璃熔块裂(常见)。


4. EPC 自检——“电子部分”3 步判定


QQ20251023-120027.png


5. 气化室金属件——被忽视的“微漏”大户

衬管金属垫片(镀金弹簧垫)重复使用 > 3 次后,刀口压痕产生 1–2 µm 缝隙,氦质谱检测 1×10⁻⁴ Pa·m³/s 级泄漏,足够让 100 kPa 压力在 2 min 掉 10 kPa。

分流平板划痕:分流平板表面若被毛细柱切口划伤,形成径向沟,需 8000# 砂纸水磨平或整体更换(PN 316-0125-001)。

柱螺母“假紧”:石墨垫未到底,手感已紧但实际 0.2 mm 间隙,用 1/4 圈补紧法(再旋 90°)即可验证。


6. 一次性“换件”清单

 1   隔垫 - 针孔泄漏 -5183-4759    

 2 | 衬管 O 型圈- 高温老化  - 5188-5365    

 3   镀金弹簧垫片  - 刀口痕  - 5182-9652    

 4  分流平板    -划痕   - 316-0125-001 

 5   EPC 模块 - 阀膜裂   - G3450-60600  

 6  分子筛捕集阱  - 玻璃熔块裂 | G3450-60620  



7. 验证——30 s 通过“密闭保压”

新隔垫、新垫片、新平板装回;

死堵柱端,设定 100 kPa;

观察 2 min,掉压 < 1 kPa 且皂膜计无任何气泡 → 合格;

接回柱子,跑空白 5 min,基线漂移 < 1 pA → 可正式做样。


常见陷阱提醒

氦气做载气时,肥皂水检漏后务必擦干,残留水膜会在 80 °C 汽化,造成“假漏”。

换 EPC 后必须做“传感器零点校准”(软件 Zero 键),否则显示压力虚高 3–5 kPa。

隔垫吹扫流量不要关到 0,否则微量溶剂反扩散冷凝在 EPC 阀口,三个月就腐蚀漏。


按照以上流程,90% 的“压力上不去”可在 30 min 内定位并解决,剩余 10% 多为气路板内部毛细焊缝裂,需返厂或更换整块气路底板。



570319569

TEL:400-800-38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