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是当代最重要的分离和鉴定的分析方法之一。色谱的优势在于分离,色谱的分离能力为混合物分离提供了最有效的选择,但色谱方法难以得到结构信息,其主要靠与标样对比达到对未知物结构的推定;在对复杂混合未知物的结构分析方面显得薄弱;在常规的紫外检测器上对于无紫外吸收化合物的检测和大量未知化合物的定性分析还需依赖于其他手段。质谱法能提供丰富的结构信息,用样量又是几种谱学方法中用量最少的,但其样品需经预处理(纯化、分离),程序复杂、耗时长。长期以来,人们为解决这两种技术的弱点发展了许多技术,其中色谱. 质谱联用技术是最具发展和应用前景的技术之一。
目前应用较多的是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但是GC要求样品具有一定的蒸气压,只有20%的药品可不经过预先的化学处理而能满意地用气相色谱分离,多种情况下所研究的药物需要经过适当的预处理和衍生化,以使之成为易汽化的样品才能进行GC-MS分析。而HPLC可分离极性的、离子化的、不易挥发的高分子质量和热不稳定的化合物,同时LC-MS联机弥补了传统LC检测器的不足,具有高分离能力,高灵敏度,应用范围更广和具有极强的专属性等特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据估计已知化合物中约80%的化合物均为亲水性强、挥发性低的有机物,热不稳定化合物及生物大分子,这些化合物广泛存在于当前应用和发展最广泛、最有潜力的领域,包括生物、医药、化工和环境等方面,它们需要用LC分离。因此,LC-MS的联用可以解决GC-MS无法解决的问题。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经历了一个较长的实践、研究过程,直到20世纪90年代才出现了被广泛接受的商品接口及成套仪器。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主要由色谱仪、接口、质谱仪、电子系统、记录系统和计算机系统六大部分组成。混合样品注入色谱仪后,经色谱柱得到分离。从色谱仪流出的被分离组分依次通过接口进入质谱仪。在质谱仪中首先于离子源处被离子化,然后离子在加速电压作用下进入质量分析器进行质量分离。分离后的离子按质量的大小,先后由收集器收集,并记录质谱图。根据质谱峰的位置和强度可对样品的成分和其结构进行分析。但是,在液相色谱仪和质谱仪联用时,传统的HPLC系统中遇到的流量和质谱仪要求的真空之间存在的难以协调性似乎太大了。再者,HPLC缺乏灵敏性、选择性和通用的检测器也是HPLC和MS联用的推动力。
随着联用技术的日趋成熟,LC-MS日益显现出优越的性能。它除了可以弥补GC-MS的不足之外,还具有以下几方面的优点:
(1)广适性检测器,MS几乎可以检测所有的化合物,比较容易地解决了分析热不稳定化合物的难题;
(2)分离能力强,即使在色谱上没有完全分离开,但通过MS的特征离子质量色谱图也能分别画出它们各自的色谱图来进行定性定量,可以给出每一个组分的丰富的结构信息和分子量,并且定量结构十分可靠;
(3)检测限低,MS具备高灵敏度,它可以在<10-12g水平下检测样品,通过选择离子检测方式,其检测能力还可以提高一个数量级以上,特别是对于那些没有=> 吸收的样品,用12 检测更是得心应手;
(4)可以让科学家从分子水平上研究生命科学;
(5)质谱引导的自动纯化,以质谱给馏分收集器提供触发信号,可以大大提高制备系统的性能,克服了传统UV制备中的很多问题。
400-800-3875
li.qiu@spcctech.com
广东省东莞市寮步镇金兴路419号703室(鑫龙盛科产业孵化园A3栋7楼)
关注我们
关于谱标
产品导航
版权信息